在美國,曾經有一隻狗狗意外在冬天結冰的河上摔落水中,後來被消防隊救起,新聞節目邀約狗狗與消防員一起參加直播錄影,電視台女記者一邊採訪一邊撫摸狗狗的頭與身體。
狗狗耳朵後貼、不斷吐舌舔舐,乍看之下似乎喜歡女記者的撫摸,但當女記者將臉靠近狗狗時,狗狗卻突然咬向記者的臉,後來狗狗因有攻擊行為而被安樂死。許多愛護動物者的討論,認為狗狗其實是不斷累積壓力,仔細觀察過程中,狗狗其實不斷轉頭、肌肉也顯得僵硬,都可以看出不喜歡女記者的觸摸,最後記者更進一步靠近狗狗的臉時,狗狗才終於忍不住爆發。
狗狗表示拒絕的狀態
- 雖然出現討好行為,但肌肉顯得相當緊繃。
- 眼神撇向別處,不願正視對方
- 身體往別處想要拉開距離
- 頭轉向別的地方
- 一動也不動僵住
DTU 犬學講堂訓練師牛奶爸表示,其實這是狗狗委婉拒絕的肢體語言,但許多人卻會誤會成狗狗心情愉悅、友善,因此更進一步撫摸、靠近狗狗,當狗狗被逼到無路可退時,就可能瞬間變成攻擊行為,而造成人狗的兩敗俱傷,其實狗狗的肢體語言應該綜合多方面的觀察,例如肌肉顯得僵硬或放鬆、眼神溫柔或恐懼等等,才能真正分辨狗兒的心思。
當狗狗感受到壓力時,就會出現許多不同於平常的行為與訊號,最直接的就是出現一些嚇阻訊號,例如吠叫、露齒低鳴、眼睛直視等,明白地告訴旁人「不要再惹我」。但是部份狗狗卻反而會出現「討好姿勢」,例如翻肚、耳朵後貼、舔舌、嘴角向後拉像微笑等動作,一般來說,許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一種友善的象徵,但其實就狗狗的立場來說,這是一種委婉拒絕的訊號,可能是狗狗自覺無力對抗、或是個性較為膽小,當牠們恐懼、不安時,但又處於求生的需求層次之中時,就會出現討好姿勢。
每隻狗狗的個性不盡相同,但從狗狗身體狀態的表現,還是能夠讀懂狗狗是否處於壓力狀態下。
舉例來說,當狗狗翻肚時,可以觀察狗狗是自然的身體扭來扭去、還是顯得相當僵硬,如果自然扭動顯得肌肉放鬆,再加上之後狗狗有其他親近的舉動,例如身體微微靠近、眼睛溫和注視等等,就代表狗狗的翻肚是友善舉動;相反來說,狗狗翻肚之後的肢體僵硬,而且眼神撇開、身體朝向別處,就代表其實帶有拒絕之意。
6個狗狗容易讓人誤會的動作

翻肚時,要注意狗狗是否肌肉僵硬,才能知道是放鬆還是警惕。
耳朵後貼的討好動作,但狗狗身體卻微微向後,顯示狗狗其實是委婉拒絕對方的靠近。


嘴角向後拉,看起來似乎在微笑,但如果狗狗眼神警戒、肌肉僵硬,就不一定是友善行為。
當狗狗感受到壓力時,最直接的就是出現嚇阻訊號,例如吠叫、露齒低鳴等等。


狗狗到動物醫院就診時,時常會出現一動也不動的「當機」行為,顯示壓力已經過大。